
本博客由德州儀器市場部高級副總裁 Keith Ogboenyiya 撰寫。博客內容源于2025 年 Distributech 大會上的主題演講改編。
能源格局正在經歷迅速且具有歷史意義的變革。到 2030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預計將超過 17,000 太瓦時,較 2023 年增長近 90%。顯而易見,可再生能源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它不僅真實存在,更在持續發展壯大。可再生能源正在規模化發展,電氣化進程持續加速,自動化應用不斷拓展,而能夠支撐這一演進的半導體技術至關重要。
在 TI,我們致力于通過半導體讓電子產品更經濟實用、觸手可及,為構成日常生活的各類產品奠定基礎。這份熱忱同樣傾注于推動可再生能源的采用與普及——從為房屋帶來光明的太陽能電池板,到安裝在墻上、讓您在上班前為汽車充電的電動汽車充電器。
在整個能源生態系統中,我們正通過半導體技術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可及性并支持其未來發展,以可靠、安全且可擴展的電力解決方案,賦能光伏發電、儲能系統和邊緣自動化等能源系統。
了解有關能源基礎設施應用資源的更多信息。
更智能、更小巧、更易獲取的太陽能光伏
隨著光伏應用的不斷普及,挑戰已不再局限于發電本身,而是轉向提升效率、靈活性和經濟性。要滿足這些期望,需要體積更小、精度更高且安裝更便捷的光伏逆變器,同時還不能影響性能。
電源管理集成電路和 DC/DC 轉換器有助于調節和優化從光伏電池板收集的能量。模擬傳感器和嵌入式處理器助力將太陽能集成到智能電網中,實現實時監控和需求響應。
我們的半導體,尤其是采用氮化鎵 (GaN) 等寬帶隙材料制造的半導體,正在產生深遠影響,讓適用光伏應用的半導體更易獲取且更具成本效益。通過實現更快的開關速度與更高的功率密度,TI 基于 GaN 的場效應晶體管 (FET) 使工程師能夠設計更緊湊、更高效的光伏逆變器,減少能量損耗并簡化整個系統的空間布局。
從屋頂光伏電池板到逆變器,再到儲能和電動汽車充電,這些技術進步正幫助設計人員集成更智能、更具可擴展性的解決方案,實現向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的轉型。
可學習、自適應、具備保護功能的儲能系統
作為可靠能源的關鍵推動因素,儲能技術也在迅速發展。
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擴張和電氣化帶來的需求增長,儲能對于在分散式電網中平衡供需及降低消費者能源成本變得至關重要。為實現高效運作,這些儲能系統必須能夠實時監控、管理并響應不斷變化的運行狀況,而這些能力的實現直接依賴于半導體技術。
模擬半導體在控制和管理電流、電壓、溫度、光和聲音等真實世界信號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它們不僅有助于控制和傳輸電力,驅動電機,也是并且是實現高效能源系統的關鍵。
例如,電池管理系統依賴這些高精確度模元件擬來監控每個電池單元的電壓、溫度和電流。這類精確測量提供了必要數據,有效地幫助防止熱失控并延長電池壽命,同時確保戶用和工商用規模儲能系統的安全運行
能源電網的邊緣智能技術
嵌入式處理半導體一直是電子系統中的關鍵元件,助力提高電網系統的智能化水平和互聯程度。
電網邊緣技術的進步正在重塑能源管理與保護的方式,覆蓋屋頂光伏電池板發電、電池儲能或電動汽車充電等用電設備。當今環境動態變化,決策已來不及等待云端響應。無論是需求激增、電壓驟降還是天氣相關干擾,都需要在本地快速做出反應。這正是邊緣人工智能 (AI) 成為現代能源基礎設施基石的原因。
通過將支持 AI 的處理能力嵌入電網邊緣的設備中,我們的技術作為嵌入式系統的“大腦”,使工程師能夠構建無需依賴遠程服務器即可分析數據、檢測異常并實時響應的系統。這使得從變壓器到智能電表的各種設備都能夠更快地檢測故障、優化負載平衡并提升系統自主性。這些能力對于需大規模數據支持和驅動的能源管理系統至關重要。
邊緣智能在增強電網彈性方面也發揮著關鍵作用。在分布式電網模型中,有數千個節點在發電、存儲和消耗電力。要使這樣的系統正常運行,每個節點都需要具備自我感知和自適應能力。我們的嵌入式處理器和模擬前端支持電壓檢測、負載平衡和自動控制,將響應能力直接融入硬件,使能源系統能夠隨工況變化而自適應調整。
嵌入式處理器和連接解決方案還幫助電網運營商從各個智能電表收集準確的能源使用數據。這能夠實現更智能的能源使用,并提升用戶意識,促使其將用電需求轉移至電網能源供應更充足的時段。
半導體將能源生態系統連接在一起。在模擬技術和嵌入式技術領域,我們提供的半導體產品為光伏電池板或儲能系統等應用注入動力。與此同時,這些技術也在增強消費者對可再生能源安全性、可靠性、經濟性和性能的信心,助力其在當下及未來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源網。本網站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本網站轉載的內容(文章、圖片、視頻)等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我們采用了您不宜公開的文章或圖片,未能及時和您確認,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請電郵聯系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處理措施;歡迎投稿,郵箱∶editor@netbroad.com。
電源設計小貼士 | 設計 DCM 反激式轉換器 | 25-07-16 15:42 |
---|---|
基于 TI GaN FET 的 10kW 單相串式逆變器的設計注意事項 | 25-07-11 14:45 |
德州儀器模擬設計|借助 PSFB 轉換器中的有源鉗位實現高轉換器效率 | 25-07-01 16:09 |
超越石英鐘:BAW 時鐘如何重新定義 ADAS 和 IVI | 25-06-26 16:04 |
高壓 BMS 如何增強安全性并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 | 25-06-18 15:34 |
微信關注 | ||
![]() |
技術專題 | 更多>> | |
![]() |
技術專題之EMC |
![]() |
技術專題之P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