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金價,鬧得沸沸揚揚。想起一句話:盛世古董,亂世黃金。世道亂不亂,不關心,不管怎樣,普通老百姓都得過自己的日子,金價漲到700多,也不關心,畢竟,這個價格也不是普通老百姓關注得了的。
但是,金銀銅鐵錫被稱為五金,不是沒有緣由的。蝴蝶效應下,金價的瘋狂應該會帶動著其他金屬,為了驗證這一擔心,連忙看了看最近的銅價,果然是一呼百應,相輔相成。
金價對PCB行業的影響有限,畢竟鍍金的需求不是很強烈,金手指的產品不常用。但是銅價不一樣,PCB行業對銅箔的需求很強烈。看到上面的銅價趨勢圖,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35 um的厚度,而是1 盎司(oz)=28.35克的折算價格。
銅價會增加相關行業的生產成本,想起PCB行業里相關覆銅板的企業,比如生益,南亞,聯茂,臺耀,臺光,騰輝等等,這些勢必會反映到終端使用的PCB板廠。而這僅僅是PCB行業,還有其他應用銅的行業,比如線纜中的銅線,等等這些,最終,會滲透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去,影響到老百姓的生活。
銅價對電子產品設計的影響,第一直覺想到的就是疊層,不管是Core還是PP上的銅箔,都會用到銅,銅箔是其最基礎的組成部分。一般產品還好,特別是電源類產品,對銅箔厚度要求更高,因為需要通流和散熱,銅箔的厚度選擇都是2 oz起步,銅價的劇烈上漲對其成本是有影響的。
至于設計中所用到的銅箔類型:標準銅箔、反轉銅箔,還是低損耗銅箔。這些銅箔類型的分類和銅箔粗糙度有關,銅箔粗糙度又和導體損耗有關,損耗會引起信號幅度衰減,而造成這些情況的原因就是趨膚效應。
如果從制程工藝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這些就是棕化過程中,使用氧化物或氧化替代物,對銅面進行表面粗化的處理。銅面的處理不是越光滑越好,粗化的程度和壓合的咬合力是需要平衡的,任何事情都是有取舍的。
信號完整性工程師如何在產品價格和性能上做取舍?無限制追求性能不顧及價格,只買貴的不買對的,那是奢侈品,但永遠不是主流。做廣大客戶需要的高性價比產品,這才是主流,這才是信號完整性工程師的努力方向。
主流不可阻擋,主流才是方向。做出高性價比的產品,這就是信號完整性工程師的價值所在,無所謂取舍。